历经风波成首届毕业生 关中生考上名校逐梦

报导:杨嘉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关丹25日讯)关丹中华中学在经历建校6年,及统考风波后,终于迎来首批毕业生,在没有学长、姊的护航下,首届独中生经努力,终于得到回报,以亮眼成绩获得中国名牌大学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

来自单亲家庭的林嘉慧(18岁)受访时说,自去年10月尾开始准备统考,更试过1天只睡4小时,其余20小时都在复习,最终没想到会考取7A1B的佳绩。
“我是临时抱佛脚类型,习惯在考试的前几天开始疯狂温习,在统考的前几个月,更开始闭关,连手机也很少接触,幸好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她坦言,当时申请清华大学,也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去面试,没想到成功被录取,让她感到很意外。
“我对统考成绩比较没把握,抱着平常心考试,而成绩是出乎我意料的,我也立即把成绩及被录取的事情,与外婆及妈妈分享。”
询及为何报读关中,她说,这是自己的意愿,并非家人推荐。
“关中以华语授课,我比较习惯这种模式,恰好我升上初中时,也获得关中的全额奖学金,因此我就选择报读关中。”
此外,她也说,虽然关中创校时间尚短,一些家长会认为老师资历尚浅,缺乏经验,因此首届的独中生里,就有不少同学中途转校,从一开始的150位学生,直到毕业也只剩80多位。
她强调,关中师资中也不乏许多资深老师,而最重要是他们都很花心思教导学生,也很友善,不会摆架子及积极的为学生解决课业上的问题。
她也说,身为关中第1批毕业生,求学过程中也有很多辛酸苦辣。
“回忆起我们初一的课堂,在甘孟临时建成的校舍,开周会都在大马路边,直至第二学年,才搬到现今的校舍。”
关中像大家庭 师生关系佳

除了课业外,林嘉慧也是校内舞蹈公会主席及华文学会副主席,平时也会参与比赛,包括辩论赛及舞蹈等,而且都获得不错的奖项。
她说,关中对她而言就像大家庭,老师和学生也能玩在一起,偶尔聚餐也会邀请老师。
“以后我也会常回校舍看看,如母校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也会回来帮忙。”
复旦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

首批关丹中华中学毕业生何佳芯申请中国复旦大学的广告科,顺利以全额奖学金录取。
何佳芯(19岁)受询时说,她在关中就读商科生及美术,在统考中获取8A2B的佳绩后,没想到以此成绩被大学取录。
“我相信除了自己努力外,也要感谢校内老师的帮忙。”
“独中生的课业上比较压力,须上双轨课程,因此须读的教材也较多,应付考试也比较大压力。”
此外,谈到身为首批毕业生,无前车可鉴,很多事务须独力完成,心中难免有许多辛酸及失落。
她说,没有学长姐可供参考,很多事务需要自己亲自处理,不像其他资历较久的学校,都会有学长姐协助及给予意见。
她分享说,今次到吉隆坡董总面试复旦大学入学试,看到其他面试的独中生都有同伴一起前往及互相勉励,她独身一人,难免心里会有些失落,可是往好的方面想,可以学习独立及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纷转校 坚持读下去
何佳芯说,当初在家人劝说下,到关中就读,身为首届关中生,看到身边有不少同学办理转校手续时,内心难免不踏实,最后坚持读下去。
她说,虽然关中学生人数少,但也正是如此,关中就好像个大家庭这样,互相关心。
“关中老师都很好,当我们有疑问,老师都会很有耐心的为我们解答,每次大考前,主任及校长都会鼓励我们,要放轻松,以平常心应对考试。“
她也说,感谢父母亲肯放心及相信她的决定,让她自己决定,选择想读的科系。
报考统考 圆满高中生涯

目前在澳洲莫纳斯大学(大马分校)就读药剂系第1学年的黄俊玮说,现在仍然收到其他国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他也不排除,往后会到国外继续深造。
他也是首届毕业生,他说,在初三时有种强烈的感觉,是否应该继续留在关中就读,因为初三后,会分理科及商科班。
“当时,我彻夜难眠,不断在思考这个问题,而父母亲也会担心,害怕统考文凭不被承认,最终决定留下来。”
他说,在考完大马教育文凭(SPM)后,曾有犹豫是否要领取统考,为让自己有个完整的高中生涯,而决定应付统考。
“在询求老师们的意见,我为让自己有个完整的高三生涯,而报考统考。”

他说,在关中的高三生涯里,有许多不同的体会及主办很多活动,包括毕业联合会、成年礼、毕业典礼及谢师宴,每名高三生,需独立负责及参与策划的过程。
“我担任统筹工作,兼顾学业及活动策划,但我不觉得幸苦,反而从中能学到团队精神及领导能力都有所提升。”
“我很感谢关中,让我有个多姿多彩的高三生涯,及感谢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