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海岸头条】制冰厂遭查封14天 渔业码头 有鱼没冰
(关丹24日讯)渔民协会制冰厂遭查封14天,全面停止制冰运作,关丹甘文丁渔业码头料明日起面临冰条缺货,引起渔民恐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继位于关丹甘文丁渔业码头的渔民协会制冰厂,昨午遭卫生局突击检查,不仅揭发无牌经营,冰条成品也被验出含有超标“铬”的重金属污染,被革令关闭至8月7日(星期五)。

随着该厂在1983年食品法令第11条文被革令查封,由该厂全面提供冰条的关丹渔业码头,明日起将陷入“无冰”作业困境,渔船出海回航运作皆受影响,尤其是目前已迈入鱼产旺季,无冰供应将导致鱼产无法保鲜而损坏。
消息传出后,码头渔民纷感担忧,并通过关丹渔业公会兼关丹拖网公会总务张文源向公正党德伦敦区州议员沈春祥及关丹国会议员特助法克鲁求助。
众人随后也与渔民协会制冰厂经理查比里对话,以了解该厂后续对策时,得悉冰厂存货只能维持到今日,明日起全厂无冰。

首次遭取缔查封
查比里说,该厂昨日再呈交第2次的水标本到吉隆坡,化验报告料需一周时间,厂方将向卫生局提出上诉,希望能被允许维修厂内设备和改善环境同时,继续为渔民生产冰条。
“协会是于2013年开始接手此厂,并于2016年投入运作,每日总生产量可达1300个冰条,但平均会生产900个或冰房满为止。”
他说,卫生官员昨日检查及列出14项改善指示,并不排除是冰模可能在厂日前修整时受到铬污染。
“这也是本厂首次遭取缔及查封。”
无论如何,询及如何解决渔民缺冰困境,查比里说,各地码头协会制冰厂也是面对供不应求状况,包括最邻近的珍德灵码头,而关丹市另一家冰条厂也只够应付出海船只需求,无法应付卸货保鲜所需。

停供冰条 码头运作受影响
张文源说,码头全靠渔民协会制冰厂提供冰条,该厂一旦停止供应,整个码头的运作都受影响,让渔民感到晴天霹雳。
“渔民都是固定向该厂购冰,临时向外面冰厂购冰并不容易,所以渔民们皆慌了手脚,四处张罗明日起所需的冰块,即使是价格比冰条略贵及不耐长时间存放,但也是无可奈何。”
他也说,从7月起至10月是鱼产旺季,需要大量冰条,每艘渔船平均2个月出海5次。
“平均每艘C型、C2型渔船从出海到回航卸货,需要250个冰条,码头处有约80艘C型及C2型渔船耗冰量极大。”
他说,协会不能对无冰供应一事撒手不管,他们有责任承担后果和设法解决供应问题,而不是将问题丢还给渔民,承担庞大的损失。
“此次情况与往年缺冰问题不同,这次是完全没有冰条供应,这叫渔民如何是好?码头冰条供应向来是被协会垄断,渔民不能向外购冰,长期下来,渔民很难再向外界购冰应急,而且这不是一、两天的事,制冰厂是被查封14天,若14天后仍无法解封,无冰状况还是会延续。”
他继说,部分渔民会员也开始自行想办法自救,包括四处打听购冰渠道,希望能亏损降至最低。
“我明天有一艘载有20公顿鱼获的渔船需卸货,如此情况下,我只能托友人从吉兰丹督峇里订购冰条,成本是每条25令吉,同时也向本地食用冰粒厂订购3000包冰粒应急,设法让鱼获保鲜。”

涉及食安 卫生局拒通融
沈春祥说,关丹渔民协会制冰厂虽是以供应鱼获保鲜所需的冰条,但成品涉含重金属,为了食安,卫生局很难给予通融,让制冰厂继续生产。
“据我与州卫生局主任拿督巴哈里联系,被告知除非该厂符合要求和标准,否则不能复工操作。”
他说,制冰厂现依赖有限的冰条存量应付码头庞大的用冰量,周六(25日)起,将无法应付。
“于情于理,协会有责任渔民解决缺冰问题,不能就此撒手不管,此办事方式是不能被认同,上诉只是其一的管道,不视为解决方案。”
